一位资深的设计师曾经向我抱怨,说老板不仅让他做“设计”工作,还让他做“制作”工作,真是很烦。言下之意,“制作”还要一个资深设计师亲自上阵,未免有点大材小用。
制作——究竟是制作什么呢?
我们通常理解的设计,仅限于图形设计,就是用Photoshop等图像软件设计出一张图片(JPG或GIF)。稍有互联网知识的人都知道,我们访问的网页,是一种称为HTML的语言写成的,我们看到的样式,是一种称为CSS的语言规定的。所以,要让这张图片变成用户能访问的页面,就需要把这张图片,合理地拆分成文字、图片、背景等等,然后用HTML和CSS表现出来,这样的一种工作,称为“制作”页面。
在2000年左右,页面制作还是由图形设计师一手负责的,那时他们可以依赖一些可见即可得的软件来完成这部分工作。技术发展到今天,思路跳跃和发散的艺术家们已经无法再承担这种理性的工作,因此渐渐地有了一个专门的队伍来负责将PSD做成HTML页面。
我承认,大部分页面的“制作”工作,都是千篇一律、枯燥无味,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。这使得页面制作成为一个团队中最简单、最无聊、最不受重视的一种工作,从事这门工作的人,也是薪水最低、最没有发言权的。
那么,页面制作,真的是没什么技术含量,易学易会的吗?
当然不是。
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最简单的例子:

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下划线,有N种方法来写代码:
1. 用横线代码<HR>;
2. 用所在表格的下边框线;
3. 用CSS定义下边框线;
4. 用背景图片平铺;
5. 用图片;
6. ……
这说明什么?HTML很容易学,CSS很容易学,但是什么时候用文字,什么时候用图片或背景,如何使用这些标记(Tag),如何让HTML与CSS和谐共存,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这是一件让以感性著称的艺术设计师们非常头疼的事。
作者:Angela 来源:Angela@UI